Dcard 保護會員個資 = 包庇犯罪?社群平台的千古難題,看 Meta 最新里程碑怎麼解?

日前熱門社群 Dcard 因有會員涉嫌利用平台進行詐騙、妨害名譽等犯罪,而遭檢警調查,然而 Dcard 以維護隱私權為由,拒絕提供會員個資,而成為國內首例遭檢警搜索辦公室的社群媒體。

該案爭議凸顯的,正是社群媒體的千古難題——如何在保障隱私權與維護法律秩序間拿捏平衡。一個可能的風向參考,也許是近期 Meta 採取的最新行動

作為全球社群元老,Meta 本月 6 日於自家網誌宣布即日起,Facebook 用戶在 Messenger 上發送的訊息將自動轉為端對端加密(End to End encryption)傳輸

其實自 2016 年以來,Messenger 用戶就能自由選擇是否透過該加密技術私訊。該技術能使第三方無法竊聽和存取雙方對話資料。而 2021 年 Meta 也在少數地區的部分 Instagram 用戶中,測試此類新的加密技術來傳遞私訊。

數十億用戶私訊「預設」端對端加密,標誌 2 大里程碑

即便這並非首次技術應用,但選擇將 Messenger 的訊息預設成端對端加密,仍意義重大,這背後至少標誌著兩個里程碑,首先是技術上的突破

要將數十億用戶的對話,一口氣改成端對端加密,原比表面上看起來的困難。在端對端加密的前提下,伺服器在傳輸訊息時並無法知道自己在傳什麼,因此傳到對的裝置上,尤其同一用戶可能在不止一台裝置上登入 Messenger,也就加倍困難。

「這就像站在有數萬名新生開學的校門口,你要在不知道對方年級、排了什麼課表的前提下,告訴對方該如何走到應去的教室。」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密碼學教授 Matt Green 如此比喻,並指出 Meta 能做到這點全需仰賴底層強大的訊息加密技術

第二個里程碑是——這將使得 Meta 整體接近 2019 年祖克柏對其提出的願景

當時他在一篇名為「注重隱私的社群網路願景」(A Privacy-Focused Vision for Social Networking)的網誌中說道:「也許很多人認為 Facebook 不能、甚至不想建立以隱私為中心的社群平台,因為坦白說,我們目前在保障隱私權方面並沒有好的名聲,而歷史上也沒人建立過這樣的平台,但我們深知用戶明顯希望個人通訊獲得完整且私密的安全加密通訊服務。這就是我希望我們能夠幫助實現的未來。」

即便目前 Messenger 的群組聊天功能以及 Instagram 私訊還未更動,但 Meta表示不久後這兩者也會同步預設為端對端加密。屆時連同早已採用預設端對端加密的 WhatsApp,Meta 將打造世界上最大的端對端加密訊息平台。

執法機構更難拿到嫌犯對話紀錄,曾要求 Meta 推遲計畫

為此,所有執法人員可能感到非常緊繃,畢竟多年來,執法機關一直擔心這類訊息加密技術,會阻礙針對剝削兒童和恐怖主義等犯罪案件的辦案進度,因為在加密技術之後,未來要向法院批准對潛在目標的通訊紀錄存取將變得更困難

時任美國司法部長 William Barr,就曾在祖克柏於 2019 年發表那篇網誌後不久,寫信給 Meta,要求其出於公共安全原因推遲擴大訊息加密的計劃。

Meta 此舉仍有不少支持者,有望減少爭議案件

但 Meta 如今的創舉,仍有不少支持者。例如美國公民自由聯盟對 Meta 此舉表示:「他們早就應該讓數以萬計的用戶使用這項技術,來改善通訊安全。」

支持原因很簡單,Meta 用戶過去早有不少隱私權遭侵害的不良紀錄。像是早在2014 年,臉書就被踢爆有內部工程師濫權,偷窺心儀女子的臉書私訊,藉此偷偷接近對方。

而去年,在美國內布拉斯加州,有一名17歲女子,因為被警方取得她與母親在 Messenger 上的聊天記錄,而面臨非法墮胎的刑事控訴。對廣大公民使用者而言,在拖累執法單位辦案進度的同時,強大的訊息加密技術,卻也有望減少此類爭議執法案件

文章來源

You may also like...

發佈留言